查看原文
其他

【长沙民革党员风采录】朱建军:“测绘王国”的辛勤耕耘者

2017-02-28 张蔚秋 长沙民革

 [编者按] 2016年7月开始,结合民革长沙市“两学一助”(学系列讲话、学优良传统、助力新长沙)学习教育主题,我们在民革长沙市委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先后推出了“微故事”、“微影像”栏目,关注我们身边的优秀民革党员,收集民革大家庭里有温度、可亲、可感的榜样故事。其中,“微故事”栏目的第一期主题围绕“民革党员与党费的故事”展开,讲述了江竹英、邓横波、刘芳等普通民革党员对组织的坚定信念和深厚感情。2017年,“微故事”栏目将继续讲述民革党员的好故事,第二期主题关注“民革党员在本职工作中的杰出成绩和奋斗故事”,展示民革党员风采,凝聚民革组织实力,为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朱建军:“测绘王国”的辛勤耕耘者

 

朱建军,1962年5月生,男,汉族,湖南双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测绘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994年5月加入民革。现任第十二届民革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长沙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公安部特约监督员,民革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民革长沙市委会主委,中南大学图书馆馆长。




儒雅、朴实、平易近人,是民革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民革长沙市委会主委朱建军给人的第一印象。熟悉他的人也一致认为,“尽管硕果累累压枝,然而谦虚质朴依然”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朱建军走出了一条让大多数同龄人羡慕的人生轨迹,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政治社会活动中也有所作为。但堪称成功人士的他确实又谦虚质朴依然,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是最没有架子、最好接近的领导。他可以开着私家车费时费力地绕道送一起调研的下属回家而觉得是理所当然,他可以在野外等待因故迟到的下属几十分钟而毫无怨言……他就是这样一位专家,认真而执着,对教学、科研始终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他就是这样一位领导,务实而谦逊,从骨子里透出的是浓郁的学者风范。


1962年5月5日,朱建军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的一户普通农家。在那个偏远的山村里,他懵懂而充实、忙碌而快乐地渡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6岁,朱建军上学了,上的是那种一个老师带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上课的大队小学。每天吃过早饭,带上家里给他准备的中饭,他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呼朋引伴地往几里地外的学校赶,放学回家的路上,还要顺带着割捆猪草扛回家,帮父母分担家务。艰苦的学习生活条件,使朱建军从小就得到了磨练,使他拥有了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品格;淳朴民风的熏陶,又赋予了他朴实、谦逊的品质。


回忆起那段时光,朱建军心里满是感激:“我们那个时代,由于人口少,一个大队(学校)两个年级总共才20多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都不需要参加升学考试,也可以不用交学费。只要你愿意读书,你就一直能读下去。”就这样,愿意读书的朱建军一路顺利地读完了初中、高中。还未完全尝到竞争的残酷,1978年,年仅16岁的农家少年朱建军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南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工程测量专业,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1985年,中南大学硕士毕业后,23岁的他留校任教。从此,一生与测绘科学结缘。


在测绘专业领域,他的脚步迈得坚实而自信:1992年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6年开始担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及测绘学科学术带头人;1997年晋升教授;1998年获中南大学博士学位,并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8至2002年相继到香港理工大学、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地留学访问; 2002年任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副院长;2010年任中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兼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副院长。


31年来,朱建军在测绘科学的王国里潜心探索,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在国际、国内测绘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3部,并获得第五、六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测绘教材奖;主持了2项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973子课题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实现了中南大学测绘学科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突破。他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排名第1和第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首届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种奖项。2006年他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年获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200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010获国家精品课2门。


朱建军对学术孜孜以求,但他并不是只知埋头搞科研和教学的书呆子,他敢于接受挑战,勇于承担责任。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南工业大学测绘所的许多骨干纷纷选择南下“淘金”,任课教师由最多时的40位锐减至10多位,而且所里还欠下数万元教师教学津贴。更为糟糕的是,在1995年中南工业大学校内博士点评估活动中,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点由于问题比较突出被亮黄牌,学科发展跌落至低谷。在此危急时刻,学校任命朱建军为测绘所所长。朱建军毅然决然地担起了这一重任,他改变测绘所墨守成规的工作方法,要求大家“转变观念,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主动‘走出去’,加大适应市场需求的科研项目的开发力度,吸收外部资金”,带领测绘所的同志们在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和湖南等省承接了一些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测绘项目,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注重梯队建设,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赴国内外深造,又想方设法从全国各地引进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朱建军有时甚至亲自为引进的人才联系住房,协助他们联系家属工作,尽量为他们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正是在他人格力量的感召下,如今已是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主任的李志伟本有机会留在香港工作,但他却毅然选择回到中南大学追随朱建军。测绘所30多位教师中,有好几位的情况和李志伟一样,他们回到母校的最大理由就是“朱老师的业务水平,让我们坚信研究学科的发展,其人格魅力更是深深吸引了我们。


”在他的领导下,中南大学的测绘学科如破茧的蝴蝶般获得了新生,2003年,中南大学取得了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及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在同年的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中南大学测绘学科排名全国第三。目前,中南大学的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从原来单一的博士点发展到拥有4个博士点,6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个省级工程中心和1个省重点学科的学术规模,奠定了中南大学测绘学科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小就渴望做一名科学家的朱建军坦言,在他的多重身份中,他最满意的身份还是老师,最醉心的事还是做学问,搞科研、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他始终不变的追求。迄今为止,他已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40多名,博士研究生30名。对学生他极为爱护,在学术上悉心指导,在生活上细心关怀,在精神上积极引导。他殷切希望他的学生做有理想、有追求、仰望天空的人,他经常鼓励学生要树立理想,要有自己的目标。“朱教授知识渊博、为人正直且谦虚和蔼。学习和工作上要求十分严格,但生活上却更像一位好朋友。”这是学生们对他的评价,他成功地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往期回顾:


【长沙民革党员微故事①】党费,寄托一份朴素的情感


【长沙民革党员微故事②】支部新党员第一课是“去看看邓老”


 【长沙民革党员微故事③】病床上让女儿代交党费


 【微影像】 在抗战胜利纪念日,纪念我们亲爱的抗战老兵


【微影像】缅怀黄兴先生


【微影像】民革浏阳市摄影家协会6位成员在“同心绘•行进中的统战力量”主题摄影赛中获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